您当前的位置:名表品牌网资讯正文

盗墓究竟多危险?秦始皇陵不是第一个古墓里放水银的

放大字体  缩小字体 2018-02-27 18:54:05  阅读:5167 来源:本站原创作者:高圆圆
3月16日消息:盗墓究竟多危险?大部分人给墓主当了陪葬

  随着《盗墓笔记》和《鬼吹灯》的大火,人们对盗墓越来越感兴趣,甚至一部分人摩拳擦掌跃跃欲试。生活不是小说,盗墓虽然没有小说里那么玄乎,但危险系数不比小说里低,死亡率比小说高太多。不是小编吓唬你,看完这篇文章,你就明白了。

  目前出土的古墓中,几乎都有发现盗墓者的遗骨,他们的死因只有两种:中了古墓里的机关,被临时起意的同伴谋财害命。

  先说古墓机关。

  说起古墓机关,还是得拿中国的代表作说事:马王堆墓和秦始皇陵

  马王堆墓是典型的伏火墓。

  什么是伏火?就是打开的一瞬间,有火焰扑出来。这种古墓还有个名字,叫火坑墓,盗墓贼把它叫做火洞子。

  1971年长沙市郊打算建一座秘密地下医院,于是开始打孔探测,探测发现有一种冰凉的气体从孔中喷出来。工作人员想试试喷出的气体压力有多大,便往里面灌水,结果,水竟然反溅而出。

  有经验的人立刻想到了火洞子,划火柴一试,凉气啪啪,就燃烧起来。然后,我们就见到了沉睡了快两千年的軑侯夫人利苍和无数的珍宝。

  伏火是盗墓者的灭顶之灾,汉书中记载,发掘傅太后的墓,积石压死数百人。而开丁姬的棺椁时,火焰喷出四五丈,好不容易逃出去的人带水进来,值钱的东西也已经烧光了。

  至于伏火墓是如何做到的,只能是猜测了,也许古人发现了什么物质分解后可产生会燃烧的气体,而后就刻意在墓穴中放置了那种可分解物质。

  当然也有学着认为,这就是偶然形成的沼气。这个还没有结论,但有一点可以肯定,就是墓中有伏火,证明此墓没有被盗过。

  秦始皇陵水银毒气

  秦始皇陵是最神秘的古墓之一,考古学家至今没有开挖,除了政治经济等元素外,还有一个重要原因:有毒

  地宫水银我们都知道,如此大量的水银保证吸一口就上西天,经过长时间的变化,水银已经渗透到周围土壤,如果贸然开挖,考古人员小命危险不说,周围居民可能会跟着遭殃。

  秦始皇确实很有先见之明,这满地宫的水银,保护他安睡至今。

  毒气是很常见的防盗手段手段,不止是秦始皇陵,很多汉代古墓也用这种方法。

  毒也有很多种,有的直接是毒气,有的直接放有毒物质,形成毒墓。有的则是在尸体上涂上特殊物质,如果盗墓贼下手拿东西,那就算死期到了。

  古籍中关于毒墓的记载不少,我就说先前说过的广川王刘去,刘去盗魏襄王墓的时候,除了是铁水浇灌让他凿了三天以外,打开就喷出一种毒气。

  原文是这样说的:"黄气如雾,触人鼻目皆辛苦。不可入,以兵守之,七日乃歇。"

  古墓中的毒气竟然七日才去,这要是换了普通的盗墓贼早就死了,放弃了。可怕的这位王爷,明目张胆的盗墓,那也算墓主人运气差了。

  唐人笔记中亦提到这个问题,说是贝丘县齐景公墓地,有人开了之后,一股青气飞升,飞鸟经过就掉下来死了。这个墓毒真是十分厉害要命了

  大家都知道始皇陵有水银,其实还有很多古墓中亦有水银,齐桓公就在墓里设置了水银池。水银蒸发的毒气足可杀人。可惜,逃出去的盗墓贼学了个乖,过了几天之后再来盗,真是前赴后继,源源不绝哪。

  前有古人,后有来者。今年春天江苏盱眙就迎来了这么一伙盗墓贼,盱眙的大云山是埋骨的风水宝地,地下有无数的墓葬。于是,这伙人花了一年的时间探测到一座汉墓的位置。晚上开挖白天休息干了两个月,终于到了洞口....

  中间的过程就不细说了。结果是一人摔死,剩下三人中毒气身亡

  致命的洞口,不是通往富贵荣华而是通往地府的路口

  机关术

  在各种古墓里 ,机关堪称最要害的部分,它微小而隐秘,却“牵一发而动全身”,控制着整体的运动趋势,是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至高体现。今天,当我们用理性的眼光来打量古人生活中充满奇思妙想的机关之术时,已不仅在寻找机关本身,还会发现机关背后古人的心思。

  为了防止自己的墓葬被盗墓贼侵扰,古人们在墓穴中设置了各种各样的防卫机关。当掘墓人闯进地宫,他们并不知道自己要面对的是价值连城的宝藏,还是致命的陷阱。

  弓弩

  这种是最常见也是杀伤力极强最为致命的机关。嬴政在营造自己的陵墓时就使用了这种装置,以射杀企图进入墓道的人。司马迁撰写的《史记秦始皇本纪》记载:“始皇初即位,穿治骊山。及并天下,天下徒送传诣七十余万人,穿三皋,下铜而致椁,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。令匠作机弩矢,有所穿近者辄射之”

  据学者们估计,这种弓弩的射程当大于800米,张力当超过700斤。如此劲弩,单靠人的臂力拉开恐怕是困难的,只有采用“蹶张”才能奏效,即用脚踩踏机括而发射。如果把装有箭矢的弩一个个连接起来,通过机发使之丛射或者连发,就可以达到无人操作、自行警戒的目的。这种“机弩矢”实际上就是“暗弩”。

  因为秦始皇陵藏有大量奇珍异宝,为了防盗,就在墓门内、通道口等处安置上这种触发性的武器,一旦有盗墓者进入墓穴,就会碰上连接弩弓扳机的绊索,进而遭到猛烈的射击。这一做法,被以后汉唐陵墓所继承,并发展到在棺椁内安装轮机,以射杀盗墓者。所谓轮机,就是在棺椁内壁安装数个像现代滑轮一样的工具,滑轮一边置弓弩毒箭,绳索通过滑轮连接弓弩与棺椁盖板。

  一旦盗墓贼进入地下宫殿揭椁开棺,绳索将通过轮机引发弓弩数箭齐发,射杀染指棺椁者。

  翻板

  盗墓笔记中有描写,一脚踩上去人掉到了另一个地方,可现实中的古墓没那么天真,一脚踩上去等着你的只有尖刺和钢针。

  所谓连环翻板,即在墓道中挖掘深约3米以上的陷坑,长短与宽度视墓道具体情形而定,坑下分布约10厘米左右的刀锥利器。坑上层平覆数块木板,木板中间有轴,下缀一小型相同重量的物体,呈天平秤状,板上有掩盖物。若盗墓者踏上木板,板的一端随之下陷,人必掉到坑内的刀锥之上。

  与连环翻板功能类似的,是铁索吊石。主要是在墓道顶和墙壁隐蔽处固定若干金属滑轮,利用滑轮将巨石吊起,悬于顶端。墓道地下铺木质跷板,索链由石板而下,通过滑轮以隐蔽的方式连接跷板,中间有挂钩和脱钩相接,遇外力压迫可自动脱落。跷板呈条状,长宽根据墓道具体情况而定。吊起之石可在墓道顶部悬挂三层,各层互不相依,索链通过石上孔洞收缩进出。

  一切完毕后,施以伪装,外人不知其诈。若有盗墓者进得门来,踏中跷板条,外力作用迫使绷紧的索链某处挂钩脱落,如同打井的轱辘突然放松,悬空的巨石疾速落下,将躲闪不及的盗墓者拍成肉饼。因跷板呈细窄的长条状,只有被踏后才能导致悬石落地,而相邻的其他跷板则安然无恙,仍静静地伏在原处等待下一伙盗墓者的进入。一旦盗贼的脚步踏上,与之相连的悬石相继落下,再次对胆大妄为者给予致命一击。如此往复,直至三层悬石尽坠于地,杀伤数人为止。

  这些都不是最可怕的

  最可怕的是人心

  看过盗墓笔记的人应该都记得下斗的规矩,必须是父子,且必须是儿子进去探路,父亲在外接应。

  这时因为盗墓史并不是小说中那样充满情谊的,财宝得手后为了独吞害死同伴的案例实在太多,为了防止这一现象,倒斗的必须是父子,可又经常发生儿子把父亲丢在古墓里的事,所以就行成了现在的规矩。

  这是去年清理的一座汉墓,这个规模算是比较大的了,可惜的是这座墓在不同时代一共被盗了 6 次,随葬品基本上是没了,能看到中间躺着的人骨,其实是盗墓贼的,而且似乎是被同伙给杀了,只剩半截身子。

  这张还是去年发掘的汉墓,那 6 个盗洞中的一个发现的人骨,应该也是盗墓贼被同伙害了直接埋在里面的。

【本文为原创作品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】

“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,可以联系本站!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!